新闻资讯
NEWS
红枣圈的胚乳片再经水合制粉、提纯、灭菌等处理,可得成品胶国外研究最为广泛的是瓜尔胶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其中,瓜尔胶的加工工艺对瓜尔胶及其行生物产品的使用性能和经济价值有较大影响,因而被许多瓜尔胶工艺(设备)持有者视为有价值的专利资料。已报道的从瓜尔豆中分离提取植物聚糖胶的方法有:将种子浸于沸开的稀碱液中洗刷并筛选;将种子浸于沸水中,摩擦并挑选;将种子浸于水或硼砂溶液中,筛选、干燥;将种子浸于含有甘油的硫酸水溶液中,结冰、研磨和筛选;将种子浸于乙醇水溶液、硼酸水溶液或明矾水溶液中,并分离种皮;用开水提取整个种子,过滤、蒸发浓缩等。
目前美国、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地较为普遍地使用的红枣圈瓜尔胶生产工艺为:种子→去杂→研磨→筛选→加水浸泡→脱水→挤压→筛选→烘干→胚乳片,其胶片得率≥33%,胶片中聚糖含量≥71%;即胚乳片的得率超过80%,胶片中聚糖含量为纯胚乳片含量的95%我们在印度 Encore公司瓜尔胶生产线上做过胡卢巴和胡里豆种子分离提取实验,胡卢巴胶片提取得率仅占胚乳的50%左右,而胶片纯度≤70%;胡里豆胶片提取率虽≥80%,但其纯度≤65%。因此,瓜尔胶生产工艺和设备不适用于胡卢巴和胡里豆种子的提胶。其原因主要是红枣圈形态、大小、结构等差异造成的,瓜尔豆外表形状规则,基本近圆形,平均千粒重36g,种皮薄,种皮仅占种子总重的16.5%因此用研磨的方法可以较完整地将种皮去掉,而且胚乳损耗率低。
胡卢巴种子小,平均千粒重不到13g呈斜方形,表面有沟纹凹凸不平的种皮与胚乳吉合紧密,胚乳片薄因而分离胚乳片难度较大。皂荚、胡里豆和塔拉的种子较大,外形虽然较为规则,但它们的种皮厚而硬,外表有角质层,即使用温水浸泡20h,其内部仍未吸收到水分。根据以上情况分析,在实验中形成两种分离提胶方案。对于形状不规则、体积小而皮薄的种子,采用半湿法进行前处理,即对种子进行短时间热水浸泡,由于种皮、胚乳和子叶(胚)三者吸水膨胀速率相差很大,以及三者本身物理性质的差异,使得胚乳能较完整地从种子中分离出来。对于体积大,种皮厚而硬,不易吸水的种子采用烘炒法制胶,即将种子进行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