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而枸杞粉以千百年来国人不重生产偏重消费之积习,尤不能侥幸避免。况自***立场言之,目前吾人所受之痛苦,即吾人对民族之伟大投资。抗战胜利之日,亦即此种投资获得报酬之时。此种一时之痛苦,为维持民族生存之代价,吾人自当咬定牙根以忍受之。”这时,他虽然仍不承认通货膨胀才是战时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并否认国民政府实行了滥发通货的财政政策,但是承认了国民政府依靠发行通货来弥补财政赤字的事实,还认为此举虽然给人民带来了生活上的痛苦,可这种痛苦又是维持民族生存的必要代价。这不啻是说抗战时期的通货膨胀是维持中华民族生存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平心而论,他的这一说法是有道理的,也是可以成立的。
可问题在于,他提出这一说法的根据却是不能成立的,因为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有勤劳节俭之好传统,而不是如他所云具有“不重生产偏重消费之积习”。况且,上述说法出自他的口中,也是难以让人信服的。因为他作为财政部长兼中央银行总裁,本应承认自己对于战时通货膨胀问题的领导责任,但他不仅不愿承认这一点,反而利用通货膨胀的机会“囤积居奇,操纵物价,劫取外汇”,大发不义之财。枸杞粉在这种情况下,他提出上述说法,并冠冕堂皇地要求人民“咬定牙根”忍受通货膨胀所带来的生活困苦,又怎能让人信服呢?2承认并抑制通货膨胀。对于抗战时期实际存在的通货膨胀,孔祥熙虽然找出各种理由竭力予以否认,但自相矛盾的是,他有时又承认通货膨胀的存在,还尽力抑制通货膨胀的发展。1938年8月,孔祥熙在会见一位同僚时指出:“现在最重要的财政措施是保持中国经济形势的稳定和制止通货膨胀。为了达到这两个目的,从国外取得现金贷款是***必要的。”
此时,他不仅承认通货膨胀的存在,而且提出了依靠举借外债来抑制通货膨胀的设想。1939年1月,孔祥熙虽然迫于战时财政的困难而提出要将合理”增发法币作为财政方针之一,但他也不忘强调“须设法抑制物价高涨,以防止恶性通货膨胀之流弊”。③同年6月,他又在份秘密文件中对通货膨胀的恶性发展迹象表现出深切的忧虑,现在瞻念前途,认为最可虑者”,是“国库支出益增,亏短之数亦益巨,大半须……赖增加发行……将来是否能使法币信用***维持,不致坠落”?1944年6月,孔祥熙在访问美国时对记者说:“经过7年抗战后,中国财政自有若干困难,通货膨胀是其中***的一个。”②他还对担心枸杞粉在中国经济将因通货膨胀而崩溃的美国友人说:“我们正如乌尔瓦士大厦屋顶上坠落下的人一样,当他过22层楼时,他说直到如今,还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