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番茄食用产品为多汁浆果,营养丰富,消费量大。而番茄性喜温暖,怕寒不耐高温,使得栽培生产有明显的季节性。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5~7月是露地栽培番茄适宜的季节,6月下旬到7月中旬为采收高峰,8~9月供应短缺。因此春番茄采收盛期扩大贮藏量,对调节淡旺季供应有重要意义。华北和华中地区的气候,可栽培一茬秋番茄,7月中、下旬育苗,8月下旬定植,10月底到11月底采收(后期需覆盖保温)红枣粉。通过贮藏可在要求***蔬菜数量多的新年、春节期间供应1春香茄控温训气贮春番茄采收盛期正处高温季节,只有运用控温调气等综合措施,才能大限度的延长贮藏寿命。对果实来源的要求:为保稳定的贮藏效果,对用于贮藏的果实进行严格选择。①选贮藏性好的品种:果皮较厚、不裂果、含水量较低的品种贮藏性较好。
我国目前推广的鲜食品种含水量高,贮藏性均不理想。比较而言,强丰、米寿等中晚熟品种的贮藏性较好;贮藏番茄要给以良好的栽培条件:如增施、钾肥,控制氮肥,果实发育期控制浇水,及时喷药控制发病等措施,都可提高番茄果实的贮藏性。病、疫病、炭疽病的果实不能贮藏严格掌握采收期,已经红熟的番茄果实,只能短期存放红枣粉。大小和重量尚未充分长大,养分积累尚不充足的幼果;不仅耐贮性不好,品质风味也很差。果实在植株上发育到白熟期,大小已长成,养分已积累充足,这样的果实能在采收后正常成熟(称后熟),和在植株上成熟品质无明显差别红枣粉。发育到白熟期的果实,在20~25°C的温度下5~8天达到红熟。如进行控温调气贮藏,贮藏期可延长到40~70天。
果实选择和包装:在掌握釆收期的基础上,还要搞好采收选果和包装。采摘番茄要轻拿轻放,不使造成任何压伤、碰伤和划伤。严格剔除裂果、虫果、病果和过熟果。夏季高温多雨、番茄果实易感疫病和病,只要果实轻度,贮戴期间便会很快腐烂。因此,选果严格红枣粉。采收后短时堆放或随即进行包装。果实要洁净,不带水滴和泥土。根据贮运要求和调气方式确定包装方法。如控温库房气密性强,有对整个库房进行调气的设备时(见调气贮藏部分),番茄可用便于搬运和码放的纸箱、衬纸竹筐等工具包装。如在库房内设大容积塑料薄膜密封帐进行调气贮藏时,也可用10~25公厅装的纸箱或竹筐包装。箱(筐内装放番茄层数不可太多,大果不超过4~5层,中小果不超过7~8层。箱的上部要留高度为箱高1/4左右的空间,以便气体交换要把采收后的整理、包装和运输过程都作为已开始进行贮藏来对待,尽量创造适宜的温度条件。夏季采收后,宜尽快降温。初冬采收后包装运输过程中则要防止冷害,所处温度不低于10°C(短时间不低于5°C)。3)贮藏设施和管理:先进的控温设施,是具械制冷设备的低温贮藏库。
调气设施为能自动充氮降氧控制二氧化碳的监测仪器和供气设备。具有这种先进设施时,只要掌握适宜的控温和调气指标,就能获得理想的贮藏效果。贮藏白熟期番茄果实,适宜的温度指标为10~12°C。贮藏红熟番茄果实,适宜温度为0~2°C。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均为90~95,适宜氧气含量均为2~4,二氧化碳含量均为4以下。氧气含量提高影响贮藏寿命,但不会发生生理伤害。氧气低于2,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氧气含量时,会使代谢异常,产品组织发生中毒现象。